發布時間:2013-07-11 09:40:56
點擊數:62426 次
一個領導者的最大品質就是有愿望和有能力釋放別人的潛力。領導能力最終講的是,幫助其他人實現他們認為實現不了的東西,就是為了幫助別人看到不同的可能性,看到自身的潛力。美國奧格威·馬瑟公司總裁奧格威指出:每個人都雇用比我們自己更強的人,我們就能成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們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奧格威原理告訴我們,用一流的人才才能造就一流的公司。
楚漢相爭中,不會打仗的劉邦能得天下,是因為他有張良的謀略,蕭何的內助,韓信的善戰;賣草鞋的劉備能在三國鼎立中獨占一席,是因為他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相助。
1、看對資金的分配
在巴菲特看來,經理人最重要的管理行為是公司資金的分配。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資金的分配決定著股東的價值。如何分配公司的利潤才是合理的?是進行再投資,還是向股東分配紅利?利潤分配的合理性是至關重要的。合理性是巴菲特管理伯克希爾的有力武器,合理地分配利潤,把他和別人的公司嚴格區分開來,因為其他公司根本不具備這種合理性。
巴菲特認為,如何分配公司的利潤,除了取決于公司的管理理念之外,還有一個決定性的因素,那就是公司所處生命周期。隨著公司在不同階段的發展,公司的增長率、銷售、收入以及現金流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第一階段,公司在發展時期,由于研法和生產新產品以及開發市場,會投入大量資金;
第二階段,處于贏利時期的公司成長非常迅速,這個時候,公司必須保留所有收入,并通過借貸資金或是發行證券來為公司提供資金支持;
第三階段,公司發展到成熟時期,會出現增長速度放慢的現象,公司經營得到的現金收入高于其發展階段所需資金和運行成本;
第四階段,公司的銷售收入會減少,但公司的現金仍然過剩。
在第三和第四階段,就產生了如何分配這些利潤的問題。如果把這些過剩的現金全部用于再投資,就能夠產生高于一般水平的證券回報,即高于資金成本的回報。那么,公司就應當保留所有的利潤進行再投資。這是唯一符合邏輯的做法。然而,大多數企業往往是把低于平均水平的資金成本再投入到公司中,保留公司的收入,雖然這是完全不合理的,但卻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如果一家公司在產生一般水平或低于一般水平的投資回報的情況下,仍能獲得多余的現金收入的話,這家公司可以有三個選擇:
第一,公司可以忽視所存在的問題,繼續以低于一般水平的回報比率再投資;
第二,公司可以收購其他公司,以求增長;
第三,公司可以把利潤返還給股東。
巴菲特就是在這幾種條件下密切關注公司領導者的行動。觀察他們會不會采取理性的行動。那些不顧投資回報低于一般水平而堅持再投資的倡導者相信,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他們相信憑借強大的管理能力,能夠改善公司的獲利狀況,股東們也會被領導者的這種預言所迷惑。而公司如果繼續忽略這種情況,其現金就會逐漸成為一種無用的資源,股價會迅速下跌。而這些投資回報低、持有大量現金并且股價又低的公司,往往會引來許多金融大鱷收購公司,這也正是公司當前領導者失掉管理權的前兆。
為了保護自己,公司領導者一般會選擇第二種方式:通過收購其他公司來追求自身的增長。適時地宣布公司的收購計劃,通常會起到刺激股東和驅走惡意收購者的作用。但巴菲特對這種“買”增長的做法,持的是懷疑態度。原因是這種收購通常是在極不理性的狀態下進行的,即動用了“過高的價格”達成了交易。而領導者在管理自己公司的同時,還需要整合并管理新的公司。在這種情況下,領導者很容易作出錯誤的決策,這種昂貴的錯誤代價,無論是對公司還是對股東來說,都會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對此,巴菲特的建議是:如果一家公司的現金逐漸增多,而投資又無法獲得高于一般水平的回報,公司領導者唯一合理并且負責任的做法就是:把這些錢返還給股東。具體方案可以是提高股息、多分紅和公司股票回購幾種方式。在一般人看來,只要股東們能從股息和紅利中得到現金,就有機會尋找回報更高的投資機會。這應該是一筆非常不錯的交易,因為許多人認為股息提高標志著公司的運營情況良好。但巴菲特卻不這么認為,他的理由是,衡量一種利潤分配是否合理的最可靠標準是,要看這種分配方式是否真的能給股東帶來收益,而不是表面上看到的結果。
然而幾十年來,伯克希爾公司并沒有分配股息,股東們對此也無異議。巴菲特曾經就此詢問過股東們,分配股息紅利有三種方式供他們選擇。
第一,把公司所有收入再投資到公司中,不做現金分配;
第二,分配適度的股息;
第三,按照美國行業典型的比率分配股息。
結果88%的股東愿意選擇繼續采用目前的運行方式,他們同意巴菲特把全部收益實施再投資。因為伯克希爾的股東們對巴菲特的賺錢能力是非常信任的。
2、看回購公司股票
如果說股息的價值有時會被誤解,那么向股東回購股票的返還收入方式就更是如此了。可以看出,這種方式對股東的好處在許多方面是間接的、無形的和非即時的。
巴菲特認為,公司回購股票的效果具有兩面性。第一是股票以低于其內在價值的價格被出售,那么這種回購就是一筆不錯的交易;第二是公司股票的市價假定是每股50美元,而其內在價值為100美元,那么公司每購買一股都是以1美元的支出獲得2美元的內在價值。這種交易對股東來說非常有利。
如果公司領導者在股市上大量回購股票,更進一步表明他們的最大興趣是成為公司股東,而不是漠不關心地擴大公司結構。這種姿態會向市場發送出良好的信號,并能夠吸引其他一些正在尋求有良好管理、能提高股東福利的投資者加以關注。股東們通常會在這種回購股票行動中得到兩次回報:一次是來自市場上的公開收購行為;第二次是由于投資者們對公司產生興趣,從而對股價的上漲發揮了積極作用。
巴菲特高度評價這樣的經理人:他們能夠充分、真實地披露公司的財務狀況,并像公布其成績一樣誠實地承認錯誤,而且在各個方面對股東都很坦誠。他特別尊敬那些不以大眾可接受的財務準則為借口搞會計花招,而是能夠坦誠公布公司經營狀況的經理們。
財務會計標準只要求披露企業某個階段所確定的信息。有些經理利用這種最低披露要求,把公司所有的商務信息湊成一個階段,使得投資者無法理解這些公司的利益情況。巴菲特對此很是嗤之以鼻,他堅持認為,真正優秀的公司在披露財務狀況時多半披露的是數據,是那些能真正幫助投資者回答關鍵問題的數據,這些關鍵問題涉及以下三點:
(1)公司的大概價值是多少?
(2)公司償還未來負債的可能性有多大?
(3)參考以前所做的交易,經理們的業績如何
在這方面,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年報是很好的榜樣。它當然符合財務準則的披露要求,甚至披露得更多。巴菲特披露的內容包括伯克希爾所有下屬公司的收入,以及所有對股東判斷公司經濟狀況有幫助的信息。巴菲特欣賞那些能夠以同樣的坦誠對待股東的經理們。此外,他還欣賞有勇氣公開討論失敗的人。巴菲特相信,能公開承認錯誤的人更有糾正錯誤的機會。
巴菲特根據多年來的經驗斷定:大部分公司的年報都有虛假成分。其實,隨著時間的流逝,公司運營的不斷變化,每一家公司都會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錯誤,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十分不應該的是,大多數的經理在披露公司信息時總是形勢一片大好的豪言壯語,而不是誠實地作出解釋,這些經理們只考慮他們自己的短期利益,不顧股東的長期利益,而這樣的企業是很難晉身優秀公司之列的。
巴菲特認為,是查理·芒格幫助自己懂得了承認錯誤的價值,而不是僅僅專注于成功。巴菲特在1978年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的年報中,坦白地披露了公司的經濟和管理狀況,包括好壞兩方面。巴菲特承認,伯克希爾這些年在紡織和保險業都面臨困難,他自己在管理這些公司時也犯過錯誤。在伯克希爾·哈撒韋1989年的年報中,他以承認自己一連串的錯誤開始,甚至將自己的報告命名為:“頭25年犯的錯誤!眱赡旰,這個題目變成了“錯誤一覽”。現在,巴菲特不只是停留在承認錯誤的層面上,他還進一步承認自己沒有把握住許多為股東們創造利潤的機會。
有人說,巴菲特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比別人更容易,因為他持有大量伯克希爾普通股股票,根本不用擔心會被公司解雇。這一點很正確。但是,這絲毫不能減損巴菲特的價值,他相信坦誠不僅對股東有利,對經理們也一樣有百利而無一害。他不止一次說過這樣的話:“公開誤導他人的經理,最終會耽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