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7-13 11:09:51
點擊數:69772 次
教育部統計顯示,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人數達699萬,創歷史新高,號稱“史上最難求職季”。供過于求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對僧多粥少的現狀,拋開學歷、能力,求職途徑顯得尤為重要。對此,記者采訪了資深人力資源專家、全職招聘網總經理張杰賢先生,通過張總全方位的分析,我們認為招聘網站仍是求職者最佳求職途徑。
宣講會——塵埃落定,后發無力
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講,宣講會自然是不錯的選擇。組織宣講會的企業大多來自企事業單位,招聘職位少,時間安排相對較早,僅有少部分人通過此種途徑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隨著宣講會數目的增多,很多同學越來越把他當做企業宣傳的平臺,對屈指可數的幾個職位基本不報太大希望。曾為眾多500強企業提供雇主品牌服務的集聘科技(PinCN.com)客戶總監、資深雇主品牌顧問徐行先生也表示,宣講會是規模企業和知名企業充分展示的舞臺,且大都行動較早,往往在上一年的10~12月就已完成。如今宣講會已暫告一段落,同學們只能通過其他途徑尋找新出路。
招聘會——繁榮背后的冷落
畢業前夕聲勢浩大的校企聯合招聘會蜂擁而至,一場接一場的招聘會,足以讓求職者眼花繚亂。較社會上的綜合性招聘會,校企聯合招聘會更貼近學生實際情況。XX實習崗、XX助理、XX實習生……職位低端化趨勢走向明顯,企業將招聘會看作是初級職位的人才市場,而對于初入社會對行業、職業認識不深的學生們來講,不愿去接受或很少有人愿意接受重復、機械的崗位,況且應屆生求職者害怕入錯行,行業、職業的雙重選擇往往讓第一份工作難以一錘定音。招聘會聲勢浩大,卻難免因招聘成功率低而遭冷落。
社交媒體——求職途徑中的補充站
像國外的Facebook、LinkedIn一樣,我國的社交網站也想在招聘領域分得半杯羹。被在校大學生廣泛追捧的大街網、人人網、微博、微信就是學生群體社交媒體的典型,它們作為社交媒體發展社交關系態勢良好,但論起招聘,終究無法復制國外社交媒體的成功。
大街網向社交網絡的轉型使其服務于應屆畢業生的功能弱化;人人、開心等社交媒體擁有大量粉絲,如今卻被大量資訊及游戲平臺占據,用于招聘,面臨發展之困;企業HR缺乏社交網絡管理經驗,且需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維護,故很難實現?傮w來講,僅憑一張名片求職的非本土招聘模式在國內風行存在較大難度,社交媒體僅僅而且只能是作為求職途徑的一個補充。
熟人推薦——適用于少數人的求職模式
很多知名企業實行員工內部推薦計劃,對于沒有工作經驗,沒有人脈的應屆畢業生,師哥師姐當仁不讓成了他們的主要推介者。但公司內部推薦一般是基于推薦人對被推薦人的了解,所以,學長的推薦也有選擇性,推薦就業也僅能滿足少部分同學的工作需求。
父母親托關系為兒女找工作的也不在少數,此種推薦也確實解決了部分畢業生的工作難題,但并非所有的同學都逆來順受,接受父母的苦心。有些家長忙前忙后,不惜重金的幫子女落實工作,換來的卻是子女因專業不對口、對安排的工作不滿意的排斥與埋怨。況且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托關系找工作的門路。
有數據顯示,目前為止,699萬就業大軍的就業率仍不足4成!接下來的6成就業大軍將通過何種途徑解決就業難題?
招聘網站求新求變——仍是求職最主要途徑
網絡招聘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而走進人才市場,傳統三大招聘網站(前程無憂、智聯、中華英才)作為網站招聘的先行者,為網招構建了良好的群眾基礎。而隨著網絡招聘的發展,傳統三大逐漸衰退,以行業細分為代表的新三大:全職招聘網、一覽英才網、英才網聯,在產品和模式上突破創新,順應互聯網時代精準化發展的需求,幫應屆生求職者進行行業定位,避免求職入錯行的窘態,求職者可在確定行業的前提下進行職位選擇。
它們還通過更加精細化的服務來保證求職效果,如全職招聘網推出了人崗匹配測評系統,求職者可先做職業測評再投遞簡歷,職位測評結果可展現職位與求職者本身的匹配度,幫助求職者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崗位。另外,以應屆生招聘網為代表的畢業生求職網站,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應屆畢業生的青睞。
專業定位的招聘網站覆蓋全面的職位信息,使各層次求職者可以通過平臺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尤其是對初入職場的學生大軍,招聘網站仍然是最佳求職途徑,再輔以其他新興途徑,相信“史上最難求職季”并不可怕,求職者應當積極備戰,隨時迎接新工作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