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7-31 18:01:49
點擊數:16090 次
連日以來,全國多地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中央氣象臺已連續多日發布高溫橙色預警。7月30日11時,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簽署重大氣象災害二級應急響應命令,按照《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的"氣象災害預警標準",這已是高溫應急響應的最高級別,也是我國有史以來首次啟動最高級別高溫應急響應,要啟動二級高溫預警,就意味著過去48個小時2個及以上省(區,市)出現最高氣溫達37℃,且有成片40℃及以上高溫天氣。
然而在如此轟轟烈烈的多地高溫預警發布下,各地的高溫津貼發放卻標準不一,部分私企和中小企業沒有按時發放或者變相克扣員工的高溫補貼。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
高溫天氣,氣溫一路走高,對于一般的市民,可以在陰涼處避暑,可以在空調房中歇息,然而像環衛工人,交警、快遞員等許許多多的職業,他們卻依然必須穿戴整齊、姿勢標準,默默在烈日下堅守,汗水浸透了衣服,胳膊也曬成了黑白配,更要應對高溫工作所帶來的種種健康風險。但據媒體消息稱,許多環衛工人、郵件快遞員和許多中小高溫作業企業技術工人卻從未領到過過高溫補貼。
在某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對高溫補貼這個問題是這樣回答的:
工友1:高溫津貼?這個不知道,我們沒有發過。
工友2:沒有,沒有聽過,我們是干一天掙一天的錢。
對此,工地負責人辯稱,他們以物品來抵高溫津貼,比如發綠豆湯來解暑。
在多地政府發布了相關的高溫補貼標準,許多企業卻變相的克扣工人們的高溫補貼,比如發放飲料、冷飲是比較常用的方法。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規定,高溫津貼屬于法定勞動報酬,用人單位必須發放現金。它和防暑降溫費是不同的概念,防暑降溫費屬于福利,面向所有暑期在崗職工,既可以發現金又可以發放防暑物品藥品。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所所長林嘉認為,一些企業以發放高溫津貼為名,延長勞動者室外作業的時間,或者以防暑降溫飲料來替代高溫津貼的情況都應被嚴格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