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9-17 08:59:12
點擊數:67641 次
廣東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廣東副主委溫洋認為,大學生一畢業就必須是白領、公務員屬于就業觀念固化。在就業難的情況下,大學生也不妨轉變觀念——當當個體戶、小商販。
溫洋委員甚至給出了李嘉誠、霍英東、戴爾等商界領袖和富豪都是從“流動小販”起家的先例。
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固然需要更新,但是,假如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求解被簡化為“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都去當流動小販”,顯然并不恰當。首先,李嘉誠、霍英東從流動小販成長為商界領袖,除了個人努力之外,時代的機遇,個人的命運,同樣占有很大的成分。當年與他們同樣做“流動小販”的人一定不計其數,假如真要計算成功概率,絕對是寥寥可數。這樣的成功路徑有多少可以效仿,以此來激勵大學生是否有誤導之嫌,都值得質疑。
從商畢竟不是所有人的興趣所在,做生意也未必是每個人的強項,“流動小販”也絕非所有大學畢業生都能勝任的活計。整體經濟不景氣,就業需求縮水,溫委員憑什么就得出“流動小販”這行還有極大的需求和吸納能力呢?事實上,越是經濟不景氣,流動小販的競爭也愈發激烈,生存壓力也越大。不知溫委員是否能夠為大學畢業生指出一些能夠穩賺不賠的“流動小販”經營方向?
一言以蔽之,“流動小販”即便可以解決部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但卻絕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辦法,至少不應被迷信為求解大學生就業困局的萬能解法。真要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其實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出手相助。既然是全社會的責任,當然不能在關鍵時刻只想到“流動小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