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9-22 09:43:58
點擊數:71071 次
今年洛陽市計劃為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1000多個見習崗位。面對最難就業季,見習崗位本是一場“及時雨”,但距離崗位發布已經一個多星期,大學生并沒有表現出太高的熱情,有些崗位甚至鮮有人問津。
面對嚴酷的就業形勢,相關部門推出見習崗位,作為大學生求職就業的緩沖和過渡,意義無須贅言。而大學生應聘見習崗位時挑肥揀瘦,反映出的仍是求職心態和擇業觀念的問題。
當然,一些企業的一些崗位受到冷遇實屬正常,供需不匹配是普遍現象,用人單位應理性看待。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學以致用,即便純粹是見習,大學生也希望能夠找到專業對口的崗位從而發揮所長。企業不應以就業難而一味責難大學生固執、不識時務。真正需要修正的不是大學生對見習崗位的挑肥揀瘦,而是求職者對就業單位類型與職業發展關系的清醒認識與辯證思考。
一方面,在最難就業季這一語境下,大學生主動調整擇業心態,是別無選擇的選擇。若大學生總是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姿態,非白領不可,目無它“色”,基于就業崗位供給總量有限的現實,很容易導致無“領”可穿,給自己、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壓力。
另一方面,在平臺的選擇上,大學生不能一味“眼高”。不少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死盯名企、國企和機關事業單位,對普通企業、初創企業不“感冒”,甚至有抵觸心理。但進名企、國企和機關的機會畢竟有限,也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而很多單位,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只要踏實進取,積以時日,收獲并不比所謂好單位少。小平臺上的競爭相對溫和,對人才的倚重度卻更強烈。對于初入職場的大學生來說,只要有真才實學,與其在大平臺上做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不如在小平臺上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來得實惠。等練就了好武功,江湖上自會有你的傳說。
此所謂“眼低手高”,誰敢說這樣的求職觀不夠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