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12-18 09:42:10
點擊數:94294 次
探索能力邊界這件事就像圈地盤,你先是要盡可能地開疆擴土,尋找自己能與不能之間的臨界點,然后再退回到這片領域中,挑選一個最恰當的位置安營扎寨。
在個人的局限性中有效燃燒
作家村上春樹通過跑步的方式探索自己的邊界。在跑了55公里并成功突破身體極限之后,他說,有一種類似成就感的東西,偶然想起來似的涌上心頭。這是一種個人的喜悅——自己體內仍然有那種力量,能主動地迎擊風險,并且戰勝它。這種安心感,也許比喜悅更為強烈。
不斷拓展自己的疆域,試著了解一些看似無用的東西,說不定什么時候,這些積累就會在關鍵時刻給你提供一個新的可能性。
學養、見識、品性、視野,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做事的方式,甚至直接關系到成敗。只有在最大程度上拓寬自己的眼界,才能更準確地找準位置,從容不迫地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獲得成功。
一個從事專利認證工作的老同學,這些年事業發展得順風順水。在工作了10年之后,她重返校園,去旁聽一些有關民商法和稅務的課程。這些相關領域的東西和她的職業發展并沒有什么直接關系,但她說,這個過程可以幫助自己從更宏觀的層面、通過更多的角度來理解這份工作,受益匪淺。
“也許有更大的彩蛋在后面,誰知道呢?”
還有一種自我突破,是去嘗試新的角色。在職場上,我們或多或少都見過這樣的人,當他在自己的工作領域里獲得一定的認可之后,便會不由自主地追求“不一樣的成功”。
演員當久了,難免想做做導演。在順境里,誰都有更高的心氣兒,這是人之常情。但問題是,優秀廚師不一定能成為好的大堂經理,金牌程序員和客戶溝通起來沒準會語無倫次,走上管理崗位的銷售冠軍在團隊建設問題上很可能手足無措。人人都想在新的舞臺上獲得更大的成功,這種勇氣和進取心彌足珍貴。不過,在進行自我突破時切忌膨脹,要看清自己的局限:我是誰,什么才是我擅長的,我能力的邊界在哪里。
有些路,你不往前多走幾步就永遠不會發現它是歧途。在勇敢的嘗試之后,懂得適時退回到自己最恰當的位置,這不是懦弱的表現。相反,承認自己的局限,在個人的局限性中有效地燃燒,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我的一位老師,在研究領域取得豐碩成果之后,被推上了領導崗位。3個月的適應期之后,他發現自己完全無法勝任這個新的角色。他說自己充其量是個專業研究方面的帶頭人,至于管理者所需要的決策力、領導力、溝通力甚至是不斷妥協的能力,并非自己的長項。很快,他作了個讓我們大家感到意外的決定:辭去領導職務,轉回頭去專心做學問。
也正是因為這個決定,我更加尊敬他。
窮盡一生磨練技能
除了廣度之外,探索能力的邊界也體現在做事的深度上。
在日式料理中,壽司看上去是個再容易不過的食物:捏一個飯團,上面鋪一片精致的魚生或者海鮮,最后刷上油料就算大功告成。但就是這件簡單的小事,有人卻能登峰造極。
出生于1925年的小野二郎專注壽司制作超過50年,是全球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大廚,被日本視為國家珍寶——按照米其林的評價標準,三顆星意味著“值得專門安排一次旅行”去造訪的餐廳。
這個聲名遠揚的地方只有10個座位,餐廳內甚至沒有廁所,一餐15分鐘,人均最低消費3萬日元(約合1800元人民幣)。盡管如此,這里仍然需要提前一個月訂位,因為幾乎每個吃過的客人都覺得這是“值得一生等待的壽司”。
在紀錄片《壽司之神》中,小野二郎說起自己的事業時語氣堅定:“一旦你決定好職業,就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讓人敬重的關鍵!
持久專注地做一件事,在細微之處追求極致,這就是所謂的職業精神。
小野二郎會到市場上選擇最好的鮪魚和大米,反復拿捏魚片的薄厚和捏飯團時手指的力度;他會斟酌壽司的上菜順序和溫度,力求達到“交響樂般的巔峰體驗”;他會調整每個座位間的距離,一一擺好餐具;他甚至會照顧到極少數左撇子客人,把壽司擺在餐盤中靠近左邊的位置。
每個人都對小野二郎充滿了尊敬,他的學徒、他的供貨商、他的合作者,甚至是他的客人——據說,很多人在他面前用餐會覺得緊張。
精益求精,扎根在一個哪怕再微不足道的行業里,一直重復同樣的事情以求精進,這考驗的不僅僅是耐力,更是心性。
一個朋友,先后換了三五個工作,但沒有一個能堅持做下去。每次都是信心滿滿地開始,但新鮮勁兒一過,她就覺得“不過如此”,很快便心生倦怠。那次我們聊天,她忽然意識到這么多年其實只是在原地打轉,當初卡住自己的地方——如何持久專注地做事,在不斷重復中尋求發展——至今沒有任何突破。
你知道的,她就是傳說中那種擅于“挖坑”的選手,遍地開花,卻始終無法將精力聚集在一處,打出一口深井來。這種時間軸線上的局限性,同樣是一個人能力的邊界。
什么決定著你最終的高度
很多時候,能力的提高并不是靠“鐵杵磨成針”式的死磕,而是得益于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的改變。
咖啡館里,鄰桌在討論各自的攝影作品。“你最近的作品畫面飽滿了,能感覺到你經過了生活的歷練,這段時間的狀態不一樣了。”一個看上去很像大咖的人說。我不知道他們所說的歷練到底是什么,但我明白大咖的意思:你是幾斤幾兩的人,就會做出幾斤幾兩的事。
一個人的狀態如何,是個看似虛無縹緲的東西。它不會幫助你在最短時間內找到理想工作,其價值也無法體現在每個月的工資卡中,但是,在你職業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不斷接近成功的關鍵時刻,它卻很可能是頭頂上的那塊天花板,決定著你最終的高度。
中學時的一堂英語課讓我至今難忘。一個美國老頭兒走進教室,拋出一個看上去大而無當的問題:你為什么要學習英語?
答案五花八門。有人說為了考高分,有人說將來能找個好工作,有人說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有人說希望和更多的人交流……
美國老頭兒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一行字:to be a better person。他告訴我們,學習的目的不在于那些外在的東西,只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這句話讓我銘記在心。這些年我也逐漸體會到,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本身,心無旁騖,才最有可能接近成功。
一個朋友忙于創業,不惜砸進去一套房子,但輾轉了四五年仍然沒有起色。他是個有想法也有魄力的人,吃得了苦,才華也足夠,問題是他始終沒有找到一個明確的方向。他太想掙錢了,這段時間覺得醫藥行業有利可圖就一頭扎進去,過幾天發現互聯網行業能掙到“快錢”,又義無反顧地從零開始。他開過網店,做過手機APP,開發過第三方咨詢平臺,甚至嘗試過創立自己的快速消費品品牌,至今仍然沒能找到一個可以堅持下去的方式。
還有我的閨蜜,她是個很看重外界評價的人。每次我們聊天時,她都會抱怨自己的工作是多么枯燥無趣,然后話鋒一轉:“我是我們組里業績最好的!”她周而復始地上班下班,做一份自己并不是那么喜歡的工作,支持她堅持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來自別人的夸獎——“領導驚呆了”、“同事們都服了”、“客戶特別喜歡我”、“這件事除我之外誰都做不了”。
但我知道,她過得并不快樂,尤其是當外界的評價不足以抵消她付出的辛苦時,難免會覺得委屈。
如果換個思路呢?不是為了掙錢,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好評,而是找到自己的樂趣和專長所在,集中精力把它做好?可能也會有坎坷,但至少這個過程是快樂的。
更何況,保持一種專注而積極的姿態,不斷調試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心理狀態,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擴大自己能力的疆域,各種機會就會源源不斷地找上門來。至于別人怎么說,也就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