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4-17 14:40:58
點擊數:100081 次
“學歷熱”、“證書熱”,當時可畏是非常的火熱,如今開始“降溫”。企業用人時變得更加理性,人才不是用來“裝點門面”,而是能給公司帶來利潤、引導公司能開拓市場的職業化人才。職業化的要求對大學畢業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1、大學生,你職業化了嗎
為什么許多企業對成績優異的大學畢業生說“不”?為什么一些有工作背景的人找工作相對容易很多?為什么專業很好、技術過硬但求職卻屢受打擊?面對這些問題,大學生該問一問自己:我職業化了嗎?
在面試中,招聘者往往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公司錄用你的第一天,你準備做什么?得到的答案是多種多樣的,但通常要表達的意思基本一致,那就是上班第一天立即進入工作狀態,有的要展示個人對業務的熟練程度,有的要體現優秀的與人溝通的能力等,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說法沒有錯。然而,用人單位在試用一個員工時,考慮的并不是這些。一個人的經歷是難以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完全符合的,自己在某些方面的長處和能力不一定能夠在新崗位上發揮,所以,此時表現出一些個人的職業素質更能博得考官的好感。
從一家公司到另一家公司,相同的職位可能有不同的職責,不同的職位差別就更大,然而按照一套相通的模式去分析自己的工作,請上司來確認工作方向、方法的正確性,盡可能地利用公司的信息資源,你就是“職業化”的員工,你就能受到企業的“青睞”。
2、從校園人演變為職業人
什么樣的員工稱得上“職業化”?職業化的員工就是了解公司的目標,明確自己的職責,能夠自覺自愿全身心投入工作,不斷地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業績。對公司來說,有價值的職業化員工才是真正的人才。
職業化是一種潛在的文化氛圍,在職場上大家都用同一種語言說話,用同一種行為和道德準則來辦事,而一個非職業的人是和他們合不上拍的。大學生職業化的途徑有很多,比如社會實踐、實習、畢業設計、試用期等都是將自己訓練成職業人的渠道。問題的關鍵是,大學生應帶著明確的目標來訓練自己,盡快地完成從校園人向職業人的過渡。